有多硬?莫氏硬度表及常見礦物莫氏硬度
莫氏硬度又名摩氏硬度,是一種利用礦物的相對刻劃硬度劃分礦物硬度的標準。1812年由德國礦物學家莫斯(Frederich Mohs)首先提出。
應用劃痕法將棱錐形金剛鉆針刻劃所試礦物的表面而發生劃痕,習慣上礦物學或寶石學上都是用莫氏硬度。
用測得的劃痕的深度分十級來表示硬度:滑石(talc)1(硬度最小),石膏(gypsum)2,方解石(calcite)3,螢石(fluorite)4,磷灰石(apatite)5,正長石(feldspar;orthoclase;periclase)6,石英(quartz)7,黃玉(topaz)8,剛玉(corundum)9,金剛石(diamond)10。
硬度值并非絕對硬度值,而是按硬度的順序表示的值,摩氏硬度是一種相對標準,與絕對硬度并無正比關系。
具體鑒定方法是,在未知硬度的礦物上選定一個平滑面,用上述已知礦物的一種加以刻劃,如果未知礦物表面出現劃痕,則說明未知礦物的硬度小于已知礦物;若已知礦物表面出現劃痕,則說明未知礦物的硬度大于已知礦物。如此依次試驗,即可得出未知礦物的相對硬度。
如某礦物能將方解石刻出劃痕,而不能刻螢石,則其莫氏硬度為3~4,若某種礦物的硬度在兩種標準礦物之間,則會用.5表示,例如黃鐵礦的摩氏硬度為6.5。莫氏硬度僅為相對硬度,比較粗略。雖滑石的硬度為1,金剛石為10,剛玉為9,但經顯微硬度計測得的絕對硬度,金剛石為滑石的4192倍,剛玉為滑石的442倍。
莫氏硬度應用方便,野外作業時常采用。
下表為“莫氏礦物硬度表”(Mohs scale of mineral hardness)
硬度 | 礦物 | 化學式 | 絕對硬度 | 圖片 |
1 |
責任編輯:金筱維
關于莫氏硬度的閱讀免責聲明: |